瓷花绽放 永不凋零丨李学武牡丹瓷华丽亮相2023CACE
发布时间:2023-05-27作者:来源:李学武牡丹瓷点击:166
瓷花绽放永不凋零
李学武牡丹瓷华丽亮相2023CACE
5月26日至29日,第三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2023CACE)在江苏省南京市开幕,本届博览会将构建工艺美术互学互鉴、共荣共进的建功立业大舞台;构建大师工匠兴业、工美文化强国的奋勇争先大平台;构建中国工艺美术声播神州、名扬世界的高光亮丽大展台。
在博览会现场,牡丹瓷创始人、唐白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学武大师携众多其制作的唐代白瓷及牡丹瓷系列作品闪亮登场。观众在展会现场可以近距离欣赏到大师以高超制瓷技艺塑造出的“永不凋谢”的国瓷国花,亲身感受到“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独特艺术魅力。李学武大师将在博览会现场与广大观众一起聊一聊唐代白瓷烧制技艺的“前世今生”,在众多牡丹瓷作品营造出的浓厚艺术氛围中,开启一场“梦回盛唐”的河洛文化之旅。
李学武,牡丹瓷创始人、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南省优秀复转军人、中原大工匠、河南省高层次人才、河南省优秀专家、河洛大工匠等荣誉称号,并受邀担任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洛阳师范学院、黄河科技大学等多所艺术院校客座教授。
“
站在发展的新时期,工艺美术大师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充分发扬工匠精神,不遗余力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要积极弘扬黄河文化,讲好河洛故事,延续历史文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我争取用三年时间,把洛阳打造成‘中国瓷花之都’;用五年时间,把洛阳打造成‘世界瓷花之都’;用十到二十年时间,将唐代白瓷烧制技艺申报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牡丹瓷助力中国陶瓷制作技艺重登世界陶瓷艺术巅峰,以‘永不凋谢’的牡丹瓷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献礼中国轻工业与制瓷业的繁荣发展!
——唐白瓷非遗传承人、牡丹瓷创始人李学武
”
李学武大师1971年出生于古都洛阳,从事陶瓷艺术研究二十余年,在唐代白瓷烧制技艺传承创新、牡丹瓷工艺提升以及牡丹彩的研发创立等方面均有重大技术突破。他带领团队不断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挖中国优秀历史文化资源,坚持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研发出“陈设艺术”“家庭装饰”“饰品艺术”“日用艺术”“特别定制”“城市艺术”六大系列产品。其研发设计的牡丹瓷系列精品获得我国工艺美术类最高奖“百花杯”金奖以及代表中国陶瓷界最高水平的“大地奖”金奖等荣誉,并被中国外交部选为中国外交礼品,先后赠送给一百多个国家的贵宾,引领了“牡丹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开创了中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新领域。
在李学武大师多年的创作与不懈的努力下,牡丹瓷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牡丹文化”实现了艺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的转型。他的牡丹瓷通过“一带一路”,把富贵吉祥的祝福带给了丝路沿线国家,让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重现人间,成为世界瞩目的陶瓷艺术珍品,开创中国陶瓷艺术新纪元。
“河洛之花”成为“民族之花”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地区,是中国古代陶瓷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洛阳牡丹自古以来便有“甲天下”之称。李学武生长在洛阳这片土地上,从小便对陶瓷与牡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李学武大师青年时期参军报国,锤炼了坚韧不拔的性格,坚定了少年时的梦想。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军旅生活锻炼了我‘不服输,不认输,敢挑战,敢打硬仗’的精神,这也对我的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铁血军魂融入到了牡丹瓷的创作中,我塑造的牡丹瓷不单是国色天香的‘河洛之花’,更是充满中华风骨的‘民族之花’,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与陶瓷制作技艺的鲜活载体。”
“退伍后的数年间,我上百次奔赴浙江东阳、福建仙游、河南南阳,考察学习木雕、玉雕的花卉表现技法,前往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福建德化三大瓷都,学习各大窑口的烧制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走遍大江南北,遍访全国名家,到处拜师求艺,在全国十余个博物馆查阅史料,整理出二十余万字的学习笔记。”李学武大师如是说道。
在传承唐代白瓷烧制技艺的基础上,李学武大师锐意创新,融入百家工艺之长,历经上千次反复试验、揣摩、改进后,在白釉瓷器的制作坯料、配制釉料、雕塑制作、施釉、干燥、烧成等关键环节,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工艺。经过近三年潜心研究与探索实践,李学武大师于2007年成功创造出了以洛阳特有的陶瓷器为载体,以名贵品种牡丹为题材的陶瓷艺术品,将陶瓷牡丹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平面升级为立体,由单色丰富到多色。纯手工制作的新型牡丹文化艺术品——洛阳牡丹瓷的问世,让“永不凋谢的牡丹花”成为了现实。
守正创新“中国瓷”享誉世界
牡丹瓷的成功问世来自于李学武大师对中国陶瓷技艺的不懈追求。然而,获得成功的他却并不满足于眼前的成果。如何让中国陶瓷成功走向国际市场的舞台,如何让传统审美与现代审美有机结合,成为李学武大师不断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李学武大师带领研发团队前往德国、日本等地学习世界先进陶瓷生产工艺与设计理念,为中国传统的陶瓷技艺赋予时代风格,融入多元审美元素,提升工艺水平,拓展了新视野。
在李学武看来,中国陶瓷走向世界舞台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守正创新。我国的制瓷工艺从古至今一直处于世界水平的顶端,但是因为众多陶瓷匠人习惯了手工小作坊的生产方式,从而忽略了工艺之外的文化输出,中国陶瓷文化在向世界输出的过程中遭遇了一些瓶颈,面临着“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尴尬局面。因此,中国陶瓷文化的传承更应该从文化内涵方面入手,更应该重视陶瓷品牌的文化核心。
多年来,李学武大师创作的“出水芙蓉”“独占春日”“牡丹四品”等作品多次获得我国工艺美术类最高奖——“百花杯”金奖,以及代表中国陶瓷界最高水平的“大地奖”金奖。李学武牡丹瓷在逐渐成长为高端陶瓷品牌的同时,不断提升品质,坚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先后创立了“李学武牡丹瓷”“河洛盛世”“东方妞妞”和“小花匠”四大品牌。牡丹瓷被多次选为国礼,在我国重要的国际活动中成为中国文化与陶瓷技艺的“代言人”,真正实现了“国瓷国花,香飘世界”,赢得了业内的广泛好评。
让中国陶瓷技艺重登世界舞台
采访中,李学武大师对记者说:“一个人的努力和成果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制瓷史中,就如同萤火之光,转瞬即逝,微不足道。而真正能够成就中国陶瓷事业复兴的重要因素,是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的陶瓷技艺人才。”
多年来,李学武非常重视技术人员的培养以及陶瓷技艺的传授,十余年来,他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术人才,包括省工艺美术大师35人、工艺美术师180余人、技术研发与牡丹瓷专业技术千余人,先后解决几千人就业问题。与此同时,李学武大师还积极推动校企融合的项目开展,先后与清华美院艺术设计学院、洛阳理工学院、平顶山学院等高校开展合作,设立了大学生见习基地。目前,李学武大师拥有个人发明专利109个、实用新型专利百余个和外观专利近千个,系列产品著作版权160余个,开创性打造出洛阳牡丹瓷文化创意新兴产业,影响、带动一方群众就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牡丹瓷之所以能够花开世界、独树一帜,形成时代特征鲜明、个性色彩独特的美学意境和艺术价值,得益于李学武大师不断创新、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开放意识。
“中国的陶瓷艺术想要吸引全世界的目光,不能墨守成规,既要有自己的文化象征,也要有‘跨文化’的意识。如果作品不能打动世界,就没办法让国瓷文化走出国门,传承得更远。”李学武介绍,近年来,他的研发团队大胆融合德国彩、日本彩以及国内传统釉下彩、半刀泥、粉彩、新彩等众多釉彩和塑型工艺,研发创立了一种多色繁复、圆润立体的新彩派——牡丹彩,为牡丹瓷引领时尚潮流、满足各国人民审美需求、提升传统制瓷技艺现代化技术升级,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让每一件牡丹瓷作品成为新时代的文化象征,让唐代白瓷烧制技艺重现繁荣,让世界重新认识牡丹瓷,从新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李学武大师表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伴随着文化的复兴,让中国陶瓷制作技艺重回国际舞台。“Made in China”的背后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更是新时代赋予中国制瓷技艺的新生机。能够让国瓷国花飘香世界,让富贵吉祥的中国祝福进入千家万户,让中国传统制瓷技艺穿越千百年的文化长河,融入世界时尚的奔流大潮,在现代绽放出璀璨光芒,是他最大的心愿。